【风味人间】秋味,长沙市井食记
来源:集团总部 时间:2020-09-25 浏览量:8991
到长沙出黄兴广场地铁站,看到的第一味美食是糖油粑粑:一口油锅,锅里“滋滋”漂浮着的几个团状的糯米食物。
糖油粑粑,长沙小孩新年最为期盼的甜食之一。
长沙学者王闿运曾在《湘绮楼日记》记载,腊月二十三,长沙人送灶神当晚,用来祀灶的,多用糖油粑粑。孩子们有口福可以吃到这味甜食,大人希望细伢仔小嘴蘸蜜,多讨些彩头。
长沙人爱呷炸食,江淮各处的炸串到了长沙就成了“炸炸炸”,这有点皖北人找人炸罍子,一饮而尽的壮阔气魄。
炸食摊,除了传统的豆干、里脊肉、鸡翅、大香肠,把糖油粑粑&坨坨,和臭豆腐、葱油饼并称油锅三魁,且一般生意好的摊贩专供一种,不与其他炸食摊混作。
长沙数日,我觉得糖油味道的甜食是这座城市的精华,如同橘子洲的烟火,璀璨的烟火之后是弥散在心间的甜蜜。
在长沙,糖油甜食是诠释爱情的最好食物之一。冬天,相爱的两个人,一边搓着手,一边并肩等在卖糖油食的小摊子前面。不管前面的队伍有多么长,只要有你陪伴。
吃到嘴,你一颗,我一口,顺着嗓子滑到心里,舒舒服服的甜挠得人心里痒痒的。
这滋味,只有恋爱的人最懂。
◆ ◆ ◆
小 甜 心 “糖 油 粑 粑”
我甚爱糖油粑粑,它是长沙人的“小甜心”,遍布城内大小街巷,或早餐,或零嘴,或夜宵甜点,问候着长沙人的三餐四季。
较有名的几家,公认的有新荷花池菜市场附近的刘记(原蔡锷北路粮店糖油粑粑),南门口哑巴糖油粑粑,二马路糖油粑粑,和李公庙糖油粑粑等。
稍远的,湖南大学麓山南路202號,小吃街上的老头子糖油粑粑,我去岳麓山途径此摊,地方不大,两三平米,老头子和娭毑出摊在卖,始终保持三五吃客在等。
发小现已定居长沙,对于糖油粑粑印象颇深的是东塘立交桥下面的那家,“每天下班都排好长队,大多是等公交车的,人手一个一次性塑料小碗,两根竹签上数枚鲜欲滴的糖油粑粑。
后来从东塘搬走了,偶尔从那里过的时候也会想要去吃,盼着卖粑粑的娭毑还在那个小小巷口”。
◆ ◆ ◆
童 趣 派 “糖 油 坨 坨”
糖油粑粑和坨坨都是甜蜜派,一个是小而软的糯米饼。一个是略小的,基本中空的小圆球,有点像童趣版的麻球。都是在一锅含桂花红糖的油水里炸(不是煎)制而成。
长沙吃的美味糖油坨坨,是长郡中学门口小吃街里的金记,它也是长沙城内糖油坨坨圈名气鼎大的一家,老板人送外号“文庙坪一哥”。
段老板,90後,在都正街经营着一家叫“古巷”的青年旅社,作为金记坨坨常客,在长沙期间,带我和成都妹子刘毅来吃过一回。
经过金记,虽已过了散学高峰,店门口还是不断有青春小鲜肉粉嘟妹站队,我凑上前,锅里的坨坨散正发出桂花红糖的清香,让人馋虫大动。
段公子把竹签串的坨坨拿给我,一个劲催。
“趁热好吃,哥,别看名字又是糖又是油,很多女票会觉得很腻人,其实爽脆着哩”。
如公子所言,“第一口咬下去,觉得很甜,但不会有油腻味。吃到第二颗时,口腔已经慢慢开始适应这种甜度,已经不会感觉很甜了……吃到最后一颗时,满嘴的甜香,一点都感觉不到甜或者油腻!”。
◆ ◆ ◆
母亲的古早味“粑粑”
较之乡食“油炸麻球”,我觉得坨坨胜在一个小巧精致, 糖葫芦一样的串串, 一口下去,洁白的糖丝拉得老长,一颗一颗撸下来,童趣十足。口感也极妙,那个香甜弹牙,那个桂花芬芳,仿佛吞了个回情丸,值把无忧童趣青春初恋等烙上心头。
糯米加红糖的甜糯之食,确实非长沙独有。成都的三大炮,广东茶点心里的糖不甩皆异曲同工。回到故乡,母亲大人的糯米糖粑粑是平底锅煎出来。不同于长沙金记的焦嫩派,家里的,柔嫩软糯,像是江南闺秀。
家乡人称它“元宵粑粑子”,一般是到年,或是取了好成绩,母亲从铁桶取些面粉,碗橱玻璃罐舀几勺白糖到青花瓷碗里,一个煤球炉子,一个广口铁锅,一个蒸笼铁架。只等八月桂花熟落,一年中做粑粑的食事开启。
妈妈的巧手是家族里出了名的,糯米粉过水搓圆,拇指向内压出馅槽,把桂花糖添进去,收口团圆,手掌轻拍成饼,油锅薄薄一层猪油或菜籽油,投一枚,翩跹划入,两面皆顾,待其出芳华毕露。
一口糖花出,如流沙、琥珀,似落英、山泉,复呡一口,糯香盘旋,白丝跟着带出来,它太烫,也不能整个吞到肚子里。
它又太香,惹得你迫不及待,小时候好多次舌头被烫过水泡。怪不得一些深受同害的长沙老饕,背地里给它安上了“性感”的名头。
(星 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