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安在线关注徽商五源公司物流发展

来源:徽商集团网 时间:2019-02-13 浏览量:42984

    1月19日,中安在线以“入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物流为翼 蚌埠产业升级再出发”为题,关注报道了徽商五源公司物流发展。全文转载如下:

    交通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命脉。兼具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蚌埠市物流业发展得天独厚。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培育,蚌埠市物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物流企业加速集聚,货运量成倍增加,物流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选择127个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蚌埠市与合肥、阜阳、芜湖、安庆等5个城市入选,其中蚌埠市入选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这是对蚌埠物流枢纽中心地位的进一步确认,更为蚌埠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抢抓机遇,顺应“风口”

  项目是政策落地的承载平台,企业从发展**出发,早谋划项目,就能够在新一轮发展中站上“风口”。

  2019年新年刚过,安徽徽商五源国际物流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静就忙得不亦乐乎,一边紧锣密鼓招揽人才,组建企业的信息技术中心,一边与物流信息平台洽谈,研究进一步合作事宜。

  作为蚌埠市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新年伊始,徽商五源国际物流港务有限公司正厉兵秣马,向智慧物流建设坚定进发。

  “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化和智慧化,目前我们已经明确了智慧物流建设的目标与路径。”从资深媒体人成功转型为企业家的潘静,对蚌埠市入列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重大利好充满期待。她说,在皖北地区乃至淮河流域,蚌埠物流业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既是对蚌埠物流枢纽地位的进一步确认和肯定,也为蚌埠物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就物流企业而言,目前正是谋划新项目,实现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确定后,必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项目是政策落地的承载平台,企业从发展**出发,早谋划项目,就能够在新一轮发展中站上‘风口’。”

  “智慧物流将是‘风口’中的‘风口’。”潘静对智慧物流给物流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心驰神往:对港口来说,传统的物流水路运输、上岸办理,智慧物流建成后,坐在办公室,甚至在出行途中,打开电脑或手机,就能清楚地看到每一单货物到达的位置,就能够对入港货物装卸进行远程调度,智慧物流可以实现港口和物流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当然智慧物流能做的还远不止这些,这样的前景怎不令人兴奋和期待!

  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即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并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让配送货物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智慧物流是物流领域的一场革命,可以使各类物流资源实现最佳配置,能够大幅压缩运营企业和客户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

  值徽商五源国际物流港务有限公司在智慧物流领域谋篇布局之际,与其仅一墙之隔的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也决定利用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带来的机遇向新的目标进发。望着保税物流中心院内来来往往的车辆,总经理徐从军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新年开始,我们已经派出小分队分赴皖北各地市进行政策宣讲,进一步扩大保税物流中心的业务覆盖面。同时确定了招大引强工作方案,一方面利用重大利好引进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进驻中心,全面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用足用活保税物流中心政策引进“大进大出”企业,进一步壮大蚌埠外向型经济总量。

  东风吹来满眼春。在蚌埠物流企业心潮澎湃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之际,蚌埠物流企业最为集中的淮上区正在挥毫描绘一幅物流业发展新篇章。在淮上区商贸物流园,记者看到了一幅“智慧物流小镇”的美好蓝图。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总投资47亿元,在小镇建设14个重大项目,包括小镇客厅、会展中心、徽商物流园智慧化改建综合项目、智慧仓储基地,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B型)、普洛斯(蚌埠)物流园、中通皖北(蚌埠)分拨中心及电商仓储项目、圆通皖北(蚌埠)分拨中心及电商仓储项目、跨境电商“双创”产业园、蚌埠物流文化博物馆、滨水风光带、游客码头、商业街、进出口商品超市等。

    “大部分已经建成运营,一部分项目正在推进或谋划中。”淮上区发改委主任李为成介绍,近年来淮上区依托交通和产业优势,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植,通过政策引导和发展培育,一大批知名物流企业在这里落户:2015年2月,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建成投运,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18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与皖北300多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2017年,投资12亿元的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和投资超100亿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建成开业;2017年1月徽商物流港建成投入使用后,当年实现货运量150万吨,2018年更是实现翻番,货运量超过300万吨……目前申报中的智慧物流小镇范围内已入驻物流相关企业260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

  体系支撑,打造枢纽

  通过加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产业扶持、招商引资,促进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商船首尾相接,吊机一字高悬,车辆来往穿梭。

  站在大庆路淮河公路桥上举目东望,淮河两岸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蚌埠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徽商五源国际物流港码头热火朝天的场面,正是蚌埠现代物流业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

  “交通区位优势,是蚌埠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所在。”曾任职于交通部门的蚌埠市委党校副校长马同金对蚌埠交通感情很深。他说,蚌埠商贸物流业既有传统优势,也有现实的基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蚌埠二马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是全国闻名的十大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当年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蚌埠集散,蚌埠成为当之无愧的皖北物流中心。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物流业对于产业发展的意义重大,通过加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产业扶持、招商引资,促进物流企业集聚发展。

  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是蚌埠成为物流枢纽城市的基础。铁路方面,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京沪铁路和水蚌铁路均交会于此,规划的沿淮城际、皖北城际铁路、合新高铁均接入蚌埠并设站;公路方面,京台、宁洛以及凤阳支线高速公路等4条高速穿城而过,蚌埠-五河-泗县高速正在建设;机场方面,蚌埠机场为4C级军民两用机场,位于怀远县的蚌埠民用机场预计今年开工建设;水运方面,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淮河III级航道通航里程为142km,另有涡河、茨淮新河、石梁河、浍河、怀洪新河等五条等级航道,航道总里程453.64km。有通江达海的淮河黄金水道,有呈十字交叉的高速公路,有可通达全国各地的铁路枢纽站,另外还即将拥有民用航空港,这些交通条件无论是在皖北地区还是整个淮河流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不仅是蚌埠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重要支撑,也是蚌埠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独有优势。

 “物流业属于生产服务业,这就决定着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这个根基。”安徽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唐敏认为,蚌埠市入列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与蚌埠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十分吻合。

  据介绍,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此次国家物流枢纽分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类型。安徽入选的城市中,合肥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芜湖、安庆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合肥、蚌埠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合肥、阜阳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为什么同属皖北的阜阳市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而蚌埠市则入列“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这是因为阜阳是人口大市,其物流主要为商品贸易服务,而蚌埠市是先进制造业中心,物流更多的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货物种类多以工业原料和成品为最,“从这个意义上看,制造业是蚌埠物流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事实上,蚌埠物流业的崛起与蚌埠制造业的发展循着几乎一致的轨迹。随着产业的发展,蚌埠物流货运量连年大幅增长,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在货物中占比更为突出。2017年蚌埠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53.98亿元,同比增长6.6%,铁路货运量270万吨,同比增长0.3%,公路货运量23559万吨,同比增长13.3%,水路货运量13594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铁路集装箱到发量接近80000TEU,同比增长10%,物流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近年来,蚌埠市将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作为实施工业强市的**支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自2015年以来,先后印发实施《蚌埠市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招商发展政策》、《蚌埠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蚌埠市邮政快递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等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通过探索政策和制度创新,改革管理方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鼓励蚌埠市进出口企业充分利用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的区位、功能和政策优势,集聚进出口资源,优化蚌埠对外贸易结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解决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各区县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加快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为蚌埠市物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服务产业,引领发展

   制造业的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强力支撑,物流业的发展又可以反哺制造业,两者相辅相成正相促进。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企业前行的重负。”在沫河口工业园区新厂房里,安徽好思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奇对蚌埠入列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心怀期盼。

  对工业企业而言,原材料购进、工业品运出,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撑,而居高不下的物流费用挤占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王奇介绍说,好思家主打产品真石漆原材是石材,这些砂石经第三方物流企业长途运输后进入厂内,而生产出的产品还要经过长途运输送到目标市场。这样一来一回,一年的运输费用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就拿2018年来说,这一年实现销售额8000多万元,而支付的物流费用达到了500多万元,占销售额的7%左右。不仅如此,由于治超限载、油价上涨、人工成本等增加,近年来物流成本一直呈上涨趋势。“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规划建设,必然有更多的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这样一方面可以优化物流服务水平,而管理手段创新又能够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最终受益的自然是生产制造型企业。”

  成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生产制造型企业,这种利好应从两方面去看。市发改委贸服科科长何晋认为,一方面,入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可以助推蚌埠重大物流园项目建设提速。另一方面,入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可以吸引知名物流企业在蚌埠加速集聚。

  蚌埠地区现有货场位于中心城区,规模小、设备陈旧、效率低,无改扩建条件,货运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脱节。规划中的蚌埠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项目,不仅能够将既有铁路货运资源进行整合,有效缓解蚌埠市工业企业对既有货运站铁路物流运输需求的压力,而且可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区交通矛盾,有利于城市改善面貌、招商引资、发展地区经济。综合货运中心将承接地区货场的货运功能,将公路、港口和铁路运输有效整合,有利于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有望较大程度地提高相关企业的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对铁路进一步争取货源,扩大市场,提高其市场份额有着重大的意义。

  徽商五源国际物流港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皖北徽商物流港项目,聚焦区域先进制造业、城市配套及电商物流需求,以物流总部经济与信息港为核心,集“公路港+水路港+信息港”于一体,建设与保税物流联动的“三港合一”现代物流园,并升级发展供应链金融、共同配送、第四方物流等现代物流新业态,致力于构筑立足蚌埠、面向皖北、辐射中原、对接全国乃至全球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打造蚌埠物流业整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和“升级版”。“入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预示着这些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制造业的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强力支撑,物流业的发展又可以反哺制造业,两者相辅相成正相促进。蚌埠学院经管系主任郑晓奋从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利好中,解读出蚌埠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聚焦实体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蚌埠打造“两个中心”、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降成本举措正在聚集能量,成为推进蚌埠产业发展的催化剂。物流业是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确立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对蚌埠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培育,目前蚌埠已经形成了以硅基新材料为龙头,生物制造、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电子器件为主导的“1+3”创新产业体系,培育发展了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粮生化、丰原集团、八一化工、天润集团等本土骨干企业,成功引进了德豪润达、新威电子、大富机电、台玻集团等行业龙头。这些企业产销量巨大,大体量的工业原材料和产成品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在铁路集装箱、成件包装、仓储、装卸、运输、拆拼箱等基础物流功能外,蚌埠物流不断向电商快运、联运中转、货运配载、仓储配送、展示交易、信息咨询等物流服务领域延伸,物流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发展。国家物流枢承载城市这个“国字号”平台,必将成为蚌埠产业发展的推进器。